卓克艺术网>拍卖频道> 西泠拍卖> 二〇二一年秋季拍卖会> 中国历代紫砂器物暨茶文化专场>民国·冯桂林制、吴汉文刻徐方幹赠吴觉农紫泥线圆套壶
图录号/艺术家:

民国·冯桂林制、吴汉文刻徐方幹赠吴觉农紫泥线圆套壶

图录号:2650
拍卖信息
拍品名称:
民国·冯桂林制、吴汉文刻徐方幹赠吴觉农紫泥线圆套壶
图录号:
2650
年代:
艺术家:
--
材质:
作品分类:
尺寸:
高7.1cm 长18.7cm(壶);高5.7cm 口径6.6cm(杯)
起拍价:
开通VIP查看价格
拍卖公司:
西泠拍卖
拍卖会名称:
二〇二一年秋季拍卖会
专场名称:
中国历代紫砂器物暨茶文化专场
拍卖时间:
2022年1月21日 - 1月23日 (周五至周日)
备注:
声 明:
款识:桂林(盖款);金鼎商标(壶底款);金鼎商标(杯底款);觉农、方幹、吴、跂 陶(刻款) 镌刻:八饼浓香。觉农先生清玩,方幹敬赠。吴。浥此茗碗烂于琼瑶。跂陶。 雅可传杯。觉农先生雅玩。方幹敬赠。时丙子年。 凭之传情。觉农先生雅玩。方幹敬赠。时丙子年。 说明:此套组由一持紫泥线圆壶和四只茶杯组成,为民国时期徐方幹委托当时的抟砂名手 冯桂林和陶刻名手吴汉文倾心所作,为送给当代茶圣吴觉农的礼物。镌刻纪年款“丙子年 ”即为1936年。 1935年,徐方幹自台湾制茶返回大陆,1937年他被吴觉农请到了三界茶场任技术 主任,吴先生是惜才之人,因徐方幹在日本静冈和彼时的台湾帝国大学都曾做过研究,通 英、日、法三文,故吴觉农愿重金请之。吴觉农先生与徐方幹先生有着相似的早年出国学 茶经历,更有共同的决心为中国茶事业发展做出贡献,徐先生感念此伯乐之情,寄予砂器 之中。所谓得遇知音,情有所起;得遇伯乐,虽万语,感激之情难言。一套紫砂壶,整部 中国当代茶产业复兴发展史! 款识简介:1. 跂陶,跂陶乃吴汉文的号,吴汉文是民国宜兴著名陶器行吴德盛陶器行的 老板,其人早期做壶,后刻字,再做老板。民国五年至民国二十八年间广聘名手制陶、镌刻,其中多为裴石民、冯桂林、任淦庭等大家,其下名家镌刻后多署款“跂陶氏刻”。 2. 冯桂林(1902–1946),宜兴周铁镇人,为江苏省立陶器厂“利永陶工传习所”第一 批艺徒,师从范大生、程寿珍等名师,特擅长于松、竹、梅的题材,且极富创新意识,风 格独特,构思巧妙,实为紫砂壶史上少有的奇才。 3. 金鼎商标,吴汉文号跂陶主人、岩如主人等,于1916年设立吴德盛陶器行,店址位于 宜兴县城中姣桥旁。1921年,吴德盛陶器行以“金鼎商标”图文字样注册其品牌商标,此 后出品之紫砂器具底部都有“吴德盛制”方形和“金鼎商标”圆形等几种形式的章款。 4. 吴觉农(1897–1989),浙江上虞人,现代茶叶事业复兴和发展的奠基人,被誉为“ 当代茶圣”。原名荣堂,因立志要献身农业(茶业)而改名觉农。“觉”乃佛家所说的“ 自觉悟”是也,只有“自觉”方能“觉人”。他最早论述了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,创建了 中国第一个高等院校的茶叶专业和全国性茶叶总公司,开国后曾任农业部副部长等职务、 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,为发展中国茶叶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。 5. 徐方幹,著名茶叶专家,早年赴日本和台湾学习制茶经验,分别于日本静冈和彼时的 台湾帝国大学做过研究,通英、日、法三文。1935年回到国内后,至祁门茶场研制祁红茶 ,所制红茶因香气高而广受欢迎。1937年被吴觉农重金请至三界茶场。1938年受中茶公司 的委托筹建湖北恩施茶场,著有《滇茶产销之研究》、《绿肥作物》等书,在茶学方面的 著述颇丰,推动了近代中国茶叶事业的发展。

本拍卖会推荐拍品

扫描二维码
手机浏览本页
回到
顶部

客服电话: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

©2005-2018 zhuoke.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