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录号/艺术家:

陈寅恪 致陈垣代钢和泰邀约会餐的信札

图录号:458
拍卖信息
拍品名称:
陈寅恪 致陈垣代钢和泰邀约会餐的信札
图录号:
458
年代:
约1929年12月27日作
艺术家:
陈寅恪
材质:
信笺 一通一页
作品分类:
尺寸:
33.5×23cm
起拍价:
开通VIP查看价格
拍卖公司:
西泠拍卖
拍卖会名称:
西泠印社二〇二三年秋季拍卖会
专场名称:
史学大师陈垣上款书札专场
拍卖时间:
2023年12月21日至12月23日(周四至周六)
备注:
声 明:
为保护文献完整性,陈垣上款信札,图录号Lot441-Lot595先以整体标的拍卖,整体标的拍卖时的图录号为Lot440,估价RMB18,000,000-28,000,000,如整体标的未成交,再单标的分开拍卖,起拍均无底价。”

识文:援庵先生大鉴:钢和泰君言,欲于下星期五(一月三号)十二时半请公午餐,以便领教。如下星期五无暇,则改再下礼拜五(一月十号)十二时半。若每周礼拜五无暇,则除礼拜二、六两日外,其余之日均可,务求勿却。其意恳挚,想公亦必不拒绝也。钢君住东交民巷台基厂奥国使馆旧兵营俱乐部内,询阍人即可引导至其寓所。特此转达,敬乞示覆为感(请电话示知,因钢君欲于礼拜一日得回音,邮函恐迟到故也)。恭叩著安。寅恪谨上。十二月廿七夕。 出版:1. 《陈垣先生往来书札》P243-244,陈垣等著,陈智超编著,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,1992年。 著录:2. 《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》P250,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秘书组编,中山大学出版社,1989年。 3. 《陈垣来往书信集》P373,陈智超编注,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0年。 4. 《陈垣年谱配图长编》P282,刘乃和、周少川等著,辽海出版社,2000年。 5. 《陈寅恪集·书信集》P122,陈寅恪著,陈美延编,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,2001年。 6. 《陈垣来往书信集(增订本)》P394,陈智超编注,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,2010年。 7. 《独为神州惜大儒 现代国学思潮与人物》P272,刘墨著,团结出版社,2010年。 说明:陈垣上款。 陈寅恪此信,为代钢和泰邀请陈垣会餐而作。据信中下周五为1月3日,则信件只能作于1929或1935年,因钢和泰通过陈寅恪邀请陈垣,则似钢和泰与陈垣尚未熟识,故此信当作于1929年12月27日。当时,钢和泰在北大讲授梵文和古印度古宗教史,且为陈寅恪、胡适的梵文辅导,对汉语音韵学亦涉猎颇多。 信中,陈寅恪除代钢氏和陈垣商议具体会面时间及联络方式外,还告知其在北京具体住址“钢君住东交民巷台基厂奥国使馆旧兵营俱乐部内,询阍人即可引导至其寓所”,此东交民巷居所亦是陈寅恪每周六前往修习梵文的地点。 据陈寅恪女儿陈流求笔记“父亲从不满足自己掌握的治学工具,每逢星期六上午,不分寒暑都进城到东交民巷找一位名叫钢和泰的外籍教师,学习梵文”。毛子水《记陈寅恪先生》文亦记“他那时除在清华上课外,每周必和钢和泰作一二次学术讨论,工作相当繁重”。是时钢和泰的爵位在十月革命后被苏俄政府没收,只得栖居于奥地利使馆内,以教书为生。而回国后的陈寅恪治学兴趣主要在东方学,特别是佛典译本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,梵文是必要工具,他亟需寻人协助他继续学习在美国时便已接触的梵文,钢和泰便成了陈寅恪唯一的学习伙伴和辅导老师,二人一道讨论许多梵文议题。此信后不久,1930年钢、陈还合作考订《楞伽经》中译本真伪混杂的问题,又一通致力于《佛本行经》的研究。与此同时,胡适亦向钢和泰学习梵文。然而钢和泰的梵文水平并不为陈寅恪、胡适完全认可,但他对东方语言文化的执著则颇受中国学界尊重。1937年钢和泰逝世时,胡适、傅斯年、毛子水、姚从吾等皆前往祭奠,《胡适日记》记有“钢先生是一个纯粹学人,终身寻求知识,老而不倦”。 钢和泰(Alexander von Stael Holstein,1877~1937)出生于爱沙尼亚,俄罗斯男爵。曾任圣彼得堡大学助理梵文教授。1900年获德国哈勒一威登伯格大学博士学位。1917年来华。1918至1929年任教于北京大学,讲授梵文、藏文、古印度宗教史等课程。曾为陈寅恪、胡适等人辅导梵文。1929年任哈佛大学中亚语文系教授,长期任哈佛一燕京学社驻燕京大学的中印研究所所长。著有《音译梵书与中国古音》等


本拍卖会推荐拍品

扫描二维码
手机浏览本页
回到
顶部

客服电话: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

©2005-2018 zhuoke.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