卓克艺术网>拍卖频道> 西泠拍卖> 西泠印社二〇二三年秋季拍卖会> 史学大师陈垣上款书札专场>陈寅恪 致陈垣有关伯希和及韩泰华藏《元朝秘史》的信札
图录号/艺术家:

陈寅恪 致陈垣有关伯希和及韩泰华藏《元朝秘史》的信札

图录号:465
拍卖信息
拍品名称:
陈寅恪 致陈垣有关伯希和及韩泰华藏《元朝秘史》的信札
图录号:
465
年代:
约1932年5月4日作
艺术家:
陈寅恪
材质:
信笺 一通一页
作品分类:
尺寸:
28×15.5cm
起拍价:
开通VIP查看价格
拍卖公司:
西泠拍卖
拍卖会名称:
西泠印社二〇二三年秋季拍卖会
专场名称:
史学大师陈垣上款书札专场
拍卖时间:
2023年12月21日至12月23日(周四至周六)
备注:
声 明:
为保护文献完整性,陈垣上款信札,图录号Lot441-Lot595先以整体标的拍卖,整体标的拍卖时的图录号为Lot440,估价RMB18,000,000-28,000,000,如整体标的未成交,再单标的分开拍卖,起拍均无底价。”

识文:援庵先生道鉴:手示敬悉,寅病愈当入城趋谒,面领教言,不敢烦公远出郊外。《秘史》韩本前在巴黎伯君家匆匆一见,亦不知其与叶刊优劣如何也。专复,敬请著安。寅恪谨复。五月四日。 出版:1. 《陈垣先生往来书札》P262,陈垣等著,陈智超编著,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,1992年。 著录:2. 《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》P254,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秘书组编,中山大学出版社,1989年。 3. 《陈垣来往书信集》P378,陈智超编注,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0年。 4. 《陈寅恪集·书信集》P131,陈寅恪著,陈美延编,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,2001年。 5. 《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》P204,桑兵著,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1年。 6. 《陈垣来往书信集(增订本)》P397,陈智超编注,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,2010年。 7. 《独为神州惜大儒 现代国学思潮与人物》P281、282,刘墨著,团结出版社,2010年。 说明:陈垣上款。 陈寅恪此信,当是对陈垣询问《元朝秘史》韩本与叶本优劣的覆信,谈到曾在伯希和巴黎家中得见韩本,但只匆匆一见,“不知其与叶刊优劣如何也”。约作于1932年5月4日。使用清华大学专用笺。 信中所及“韩本《秘史》”,即韩泰华所藏《元朝秘史》,乃鲍廷博从《永乐大典》抄出之本,“叶刊”则指叶德辉刻本《元朝秘史》。陈寅恪1924年曾在王国维的介绍下在巴黎拜访伯希和的住处,应即是此时见到韩本《元朝秘史》。 伯氏1933年访华时特将自藏和苏俄国家学院所藏《元秘史》复印件十五卷六册分赠北平图书馆,其中便包括韩本。陈垣作为北平图书馆馆长,才得以查阅此本,并致函伯希和告知韩本来历,并希望用之和自藏文廷式抄本再做校对。同年北平图书馆赵万里又从内阁大库故纸堆中找到洪武椠本残页和《华夷译语》,使陈垣得以比较各本,发现《元朝秘史》汉译音义兼备的规律,写成《元秘史音义用字考》。 事后,1935年伯希和再次来华,仍然关注陈垣的《秘史》校对工作,他向北平图书馆副馆长袁同礼索要相关资料。五月一日袁同礼曾致函陈垣:“前尊处借用《元秘史》、《华夷译语》、越缦堂手稿本及《新会县志》等书,如已用毕,拟请费神检出,交去人携下为感。内中有数种拟交伯希和一看,渠日内来平也。” 《元朝秘史》原名《蒙古秘史》,记载蒙古族起源和成吉思汗、窝阔台汗时期的历史。成书于十三世纪中叶,撰者不详,原著已佚,仅存明初的汉字音译本。清代李文田撰《元秘史注》十五卷,是最早的译注本。


本拍卖会推荐拍品

扫描二维码
手机浏览本页
回到
顶部

客服电话: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

©2005-2018 zhuoke.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-1